网站首页  上级精神  学校要闻  院部传真  学习交流 
学习交流
网站首页 >> 学习交流 >> 正文

三尺讲台勇作为

2019年10月15日 08:42  点击:[]

9月29日,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:“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,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、执着、朴实的鲜明品格。英雄模范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、百折不挠,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、顽强拼搏,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、无私奉献,其中很多同志都是做隐姓埋名人、干惊天动地事的典型,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。”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,伟大出自平凡,平凡造就伟大。

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是一个英模辈出的年代。“宁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拿下大油田”的铁人王进喜,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”焦裕禄,“发愤图强,扎根农村,大办农业”的青年典型邢燕子,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就是这个时期的时代楷模,成为新中国的“最美奋斗者”。大庆和大寨以发扬“艰苦奋斗,自力更生”精神成为当时工农业战线上的两面旗帜。学习英模成为那个时代主旋律之一。英雄造就时代,时代成就英雄。我校也出现了一位全国劳动模范,他就是李笃政。

1960年4月,李笃政在山东省群英会上,做了题为《党把我一个普通工人培养成了专科学校的教师》的典型发言。6月,李笃政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,荣获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只有小学文化的他,在党组织的培养下,从一名汽车驾驶员成长为大学专业教师,成为六十年代“红透专深”的优秀代表。使命呼唤担当,担当成就未来。50多年过去了,那个时代“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”等响亮口号,仿佛就在耳边。

李笃政出身在一个贫苦家庭。解放前,他给资本家当学徒,没有地位;新中国给了他发展的平台,浴火重生。1958年他调入我校,当时有人说:“教学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事,哪有工人来担任教学的?”他顶着各种压力,克服重重困难,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以生产为中心、为政治服务的方针。他说:“教师的责任是给党和人民培养能文能武的建设干部,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生产,为政治服务。”三尺讲台成为他言传身教、开展专业育人的重要阵地。

李笃政当过汽车驾驶员、当过专业教师,当过支部书记、当过副校长。他认真专研教法,创造性提出“四勤教学法”。退休后返聘学校汽车实验室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他服从组织安排,党叫干啥就干啥;他处处以身作则,一贯积极负责,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;他苦干实干加巧干,再苦再累不计较。正向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的那样:“在任何环境下,不叛变、不退缩,服从组织分配,贡献出一生力量,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。”

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,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艰苦创业的时期,我们心潮澎湃,初心难违,使命更紧。“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、不懈的奋斗精神,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,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,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。”1960年,李笃政受到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、宋庆龄、董必武、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。大会赠给他毛主席像章一枚,毛泽东选集一套等纪念品,这些红色记忆,永久保存在校史馆里。

校史馆里还陈列着一件解剖过的汽车化油器和一本60年代的中英文对照的自编讲义,这两件珍贵文物的捐献者是交通部、山东省优秀教师,我校双师型教师的典范、汽车实验室的主要创建者吴际璋教授。“十年铁窗八年兵,课堂粉末五十冬,任他年华似流水,一片丹心火样红。”正是吴教授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。文革中,他含冤入狱,坚信:“党不会丢下我!”文革结束后,吴教授重返讲坛。现在,87岁的他,依然耕耘在汽车理论与维修研究的最前沿。

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,吴教授总结提出“三段五步教学法”,把课前预习、课中讲习、课后练习的要求通过讲、看、练、讨、验五种手段,融会贯通。“油嘴朝轴一条线,轴叉要在一平面”“十字轴别把黄油加,轴承早紧就抓瞎”。国庆期间,我校79级校友回校聚会时,还愉快回忆起吴教授教给的这段顺口溜。精彩的片段会记忆在脑海中,但触动校友们心灵的还是吴教授的人格魅力、教书育人的情怀和对事业孜孜以求的敬业担当精神。

9月27日,在汽车检测维修中心党支部举办的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专题讲座上,吴教授深情地说:“我1949年参加6月参军,一直跟着党走。尽管文革中被关进监狱十年,但不管什么艰难困苦环境,我始终不忘党的培养。我60岁那年,党组织吸收我入党,我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,大事小事,时刻忘不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,应该为党和国家多做一些工作。”吴教授几十年如一日,一直实践着他为党多做工作的诺言,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交通学院。

两位老教师,把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,化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,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;把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,化作爱校敬业的具体实践,将全部的心血洒在三尺讲台;用最朴实的语言、平凡的行为,诠释着共产党员忠诚、干净、担当、作为的优秀政治品格,诠释着“爱校 敬业 务实 创新”的交院人精神。面对“1245”攻坚战、面对“三聘”改革深水区,在省级文明校园创建的关键时刻,我们要保持敢闯敢试、忘我拼搏的勇气,保持艰苦奋斗、永不服输的韧劲,为实现中国梦、交大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
(党委宣传部 娄进举)

版权所有 ©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 邮箱:ztjy@sdjtu.edu.cn
长清校区: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:250357·无影山校区: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邮编:250023·威海校区:威海市新威路115号 邮编:264200